通脹高處未算高 港府動口不動手

百物騰貴,通脹升溫。港府公布四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四點六,較三月份提高零點二個百分點,剔除政府一次性措施的影響後,升幅仍達百分之四點四。政府發言人稱,受本地及外圍因素影響,通脹在未來數月還將進一步爬升,可謂高處未算高。

在各類消費項目中,錄得最大升幅的類別是煙酒,上升近兩成,這主要是預算案大幅調高煙草稅所致。食品類升幅也非常驚人,達到百分之八點九;電力、燃氣及水上升百分之七點九;衣履上升百分之五點三。另外,住所租金及外出用膳分別上升百分之五點一及百分之四點八;交通費上漲百分之四點二。由此觀之,錄得最大升幅的都與民生切切相關,由於食品及租金在基層家庭開支中所佔的比例最高,通脹升溫之下,低收入家庭首當其衝,受影響最大。

由於統計的滯後性,上述數據其實並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眼下市民承擔的生活壓力。本月一日起,本港落實法定最低工資,飲食、保安等行業工資調升,因此增加的營商成本,最終都會分攤到消費者身上,反映在通脹數據中。雖然港府已將今年通脹率由百分之四點五調升至百分之五點四,恐怕仍然是一個相當保守的估計。

屋漏偏逢連夜雨。本港失業率在連續多個月下跌後,上個月掉頭回升,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有專家認為,在最低工資下,部分打工仔由於競爭力較低,今後可能再難找到工作,結構性失業問題勢必進一步惡化。一方面是通脹節節上升,一方面是就業市場惡化,必然加劇基層市民的痛苦,近期向食物銀行求助的個案激增,就是明證。

港府當務之急是有所作為,紓緩民困。可惜,港府似乎一點都不着急,僅例牌表示「會密切留意通脹情況,特別是通脹對低收入人士的影響」,言下之意是,雖然通脹升溫對基層市民有一定影響,但還不至於需要政府出手的地步,所以繼續袖手旁觀。這種情況,好比有人看見溺水者在掙扎,認為他還沒有死,故毋須出手相救一樣,港府的冷血、遲鈍,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預算案曾承諾每位永久市民派發六千元,立法會亦已通過撥款,市民望眼欲穿,但港府至今連派錢的細節都沒有,不知道要拖到甚麼時候。港府連過去的承諾都無法兌現,遑論推出新的紓困措施。

當然,要說港府甚麼都沒有做也不公平。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近日建議,今年為公務員加薪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這將是回歸以來最大的加幅,不僅高於港府預計的通脹率,亦超過公務員團體提出的要求,難怪公務員團體紛紛表示滿意,認為有助提升士氣。公務員先天下之樂而樂,再一次反映港府最關心小圈子利益,不願雪中送炭,偏愛錦上添花。

人們想知道的是,港府準備動用公帑明益自己人之餘,是否可以分一點雨露,幫助市民抵抗通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