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是本港食米的主要來源地,國家質檢總局一直禁止在食米中使用添加劑,但衞生部近日公布新《食物添加劑使用標準》,不但容許米商在大米中加入添加劑,更由之前兩種增至三種,包括防腐劑,令人憂慮長期進食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影響。專家稱三種添加劑均無毒性及不會致癌,並可經人體消化系統自然分解,市民毋須過分擔心。
內地放寬在大米使用的三種添加劑,包括防腐劑「雙乙酸鈉」、被膜劑「殼聚糖」和增稠劑「澱粉磷酸酯鈉」,前兩種早在○七年已被獲准使用,內地衞生部最近更新增「澱粉磷酸酯鈉」一項。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指,該三種添加劑並不在本港《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的食物添加劑規管類別,但中心會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按含量進行風險評估。
近年內地大米輸港數量增加,令市民憂慮長期食用有添加劑的大米,會影響身體健康。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雙乙酸鈉」是一種穀物常用的防腐劑,可提升穀物的防霉及抗菌力,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亦定為安全物質,無規管用量。至於「殼聚糖」則是蝦殼及蟹殼等天然產物提煉而成的被膜劑,可以在大米的表面形成薄膜,防止微生物入侵,不少長效藥丸的表面亦用上這種成分。
林直言,大米及穀物儲存過久會發霉,出現真菌及產生黃曲霉素,經常進食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因此在大米內添加上述兩種物質,可以說是對保障健康有利無害。至於內地當局新放寬使用的「澱粉磷酸酯鈉」可增加食物黏性,加入大米內可令飯粒更有口感。林指,美國的限制使用量是不超過食物重量的百分之零點四,荷蘭早年亦曾對同類澱粉質進行毒性測試,結果雖發現白老鼠的盲腸及直腸變大,增加飲水或尿液量,但未見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食米進口商李廣林稱,本港首季的大米進口量超過八萬二千公噸,近六成三來自泰國、兩成半來自越南,另有約一成來自內地。他表示,大米及麵粉內添加相關物質已存在多年,但未必所有米商都會使用,亦不排除其他產地的大米亦有添加相關成分,內地部門作出規管,可令消費者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