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樓價嘆技窮 港府採取拖字訣

壓抑措施失效,樓價長升長有。曾蔭權前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承認,雖然政府推出多項壓抑樓市政策,但樓價仍然持續「乾升」至危險界線,個別屋苑的樓價更已升逾九七年高峰,令市民供樓的負擔能力及投資回報亮起黃燈及紅燈,亦令中產失去置業盼望,面對資金氾濫和利率超低所帶來的泡沫風險,當局有需要時會再度出手。

其實,樓市持續飆升是人盡皆知的事,根本不用曾蔭權提醒,現在的問題是,面對這種局面,港府還會推出甚麼新招?樓價已經升穿九七年的高位,難道現在還不是有需要出手的時候嗎?

對此,曾蔭權顧左右而言他,只說會在十月公布的施政報告跟進問題。有議員建議興建只限港人購買的樓宇,曾蔭權以「自由市場」為由斷然拒絕;而對於社會上愈來愈強烈的復建居屋呼聲,他則認為這會搶佔公屋及私樓土地,扭曲市場,進一步刺激樓價上升。總而言之,就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怪立法會議員怒斥港府在房屋政策上未開竅。

有人一語道破天機,曾蔭權的言論其實都是舊調重彈,唯一可圈可點的是他提到「各國的量化寬鬆措施已經完結,將進入加息周期」。這反映在連串壓抑樓價措施失效之下,當局選擇迴避問題,一味等運到,期望美國退市加息帶動香港利率上揚,令樓價自動回落,而港府則坐享其成,根本不用出招。

問題是,如今美國經濟復甦後繼乏力,到底低息環境還會維持多長時間,根本沒人說得準。更何況,除了利率超低這個因素之外,愈來愈多內地人來港買樓,亦是樓價飆升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內地買家已經成為香港樓市的生力軍,部分新樓盤內地買家比例高達三成以上,由於他們資金雄厚,多用現金買樓,即使美國加息,對他們也沒有任何影響。

歸根究柢,本港樓市的最大問題在於供不應求。差餉物業估價署報告顯示,今年的新樓落成量將萎縮至約一萬個單位,比去年驟降逾兩成,根本無法滿足市民的置業需求。在此情況下,即使港府主動推出土地拍賣,亦是遠水難救近火,不但無法扭轉供需失衡的現狀,反而吸引發展商以高價搶地,以致陷入「愈賣地愈刺激樓價」的怪圈。

禍到臨頭悔已晚,船到江心補漏遲。事實證明,當局的土地及房屋政策嚴重失當,直至樓市瀕臨失控才出手補救,不但為時恨晚,甚至造成不少反效果。在今年首季的樓市升浪中,四十平方米單位樓價按季升逾百分之八,遠高於豪宅升幅,反映港府壓抑豪宅炒風的措施令投資者轉購中小單位,結果誤傷用家,令年輕人「上車」難上加難。

很明顯,對於穩定樓價,港府已經黔驢技窮,曾蔭權揚言在施政報告提出解決方案,無非又是拖字訣,聊以畫餅充飢、應付民怨罷了。怕只怕,樓市問題積重難返,當局最終等到的不是樓市降溫,而是泡沫爆破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