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聘兼職醫生反應差

公立醫院婦產科在內地孕婦衝擊下幾近淪陷,醫生流失率更冠絕各專科。醫管局今年一月推行婦產科兼職醫生試驗計劃,惟反應冷淡,至今僅九名醫生「初步有興趣」參加。醫管局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德康坦言,兼職醫生每次上班只賺二千至三千元,對於在私家市場「搵真銀」的醫生沒吸引力;即使退休醫生願重返公院「捱義氣」,但主要負責門診,毋須輪夜當值,故他一直對兼職計劃沒甚期望。

醫管局去年共有二十一名婦產科專科醫生離職,流失率高達一成。該局今年一月率先於婦產科試行全新兼職計劃,由以往各醫院聯網自行聘用兼職醫生,改為以統一薪酬、職級及工作安排招聘。然而,醫管局承認至今僅得九位醫生初步有興趣參加,會按個別醫生意願,例如最早上班日期、選擇聯網及工作時數等作安排。

醫管局指出,兼職醫生一般在日間服務,每節工作三至四小時,節數多寡需配合個別醫生情況。兼職醫生職級是按他們獲得專科資格後的年資而定,由於毋須輪夜當值,薪酬會以同級全職醫生的七成計算。

他們如以連續性契約獲聘,可享公眾假期、有薪年假、強積金及約滿酬金等福利。

擬推廣至其他專科

醫管局表示,一直有聘用兼職醫生,目前約有一百廿名。由於人手流失不斷惡化,今年初更新聘用兼職醫生計劃。繼婦產科之後,該局正加快將更新了的兼職先導計劃推廣至其他專科,下月起於所有以提供入院服務為主的專科,例如外科及內科推行。醫管局表示,不會就兼職醫生人數設上限,並因應招聘效果更新計劃細節。

身兼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主管的張德康指,兼職每節只賺二、三千元,對私營市場的醫生缺乏吸引力,只能針對退休醫生,但不會獲安排做手術,多數只負責門診,「我哋比較希望醫生做手術係事先有睇過個病人,了解咗病情,術後亦要持續監察,兼職性質未必適合。」他坦言對兼職計劃沒甚期望,只是聊勝於無。

協會形容有如雞肋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認為,兼職條件並不吸引,參加醫生也只屬「友情客串」,形容計劃有如「雞肋」,無助解決公私營醫療失衡及醫生人手錯配等核心問題。

記者陳紹恒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