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動力後勁不繼,令工商百業前景欠佳,除了地產仍欣欣向榮之外,香港的整體競爭力漸走下坡。社科院日前公布的《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多年跟進研究,點出香港結構性停滯不前的各種因素。
藍皮書指出,香港過分依賴金融業,缺乏科技創新,確實一矢中的。如果重閱過去幾份報告,便知社科院的專家其實一再重複相同評語,只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而已。
回歸伊始,董建華的眼光頗為獨到,早已洞悉科技實力之不足,欲加大投入的力度,更於美國加州大學挖角,請來田長霖教授主持創新科技委員會的工作。可惜,以曾蔭權為首的財經事務政務高官拒絕推動新政策,終因阻力過大,田教授無功而去,高新科技新政策的推行,也就以失敗告終。
細看公共開支對科研的投入,佔GDP的比例一直偏低,一九九九年時只有百分之零點四,到了○五年也僅有輕微上升,為百分之零點八。反觀新加坡長期均超逾百分之二,台灣更高達百分之二點五八,香港遠遠落後於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
最新數字顯示,○九年香港的科研投入雖上升至百分之零點七九,但同期新加坡已升至百分之三,日本更高達百分之三點三九,南韓則為百分之三點二三,內地也有百分之一點五,均遠超香港。
藍皮書建議特區成立科技發展局,有利於統籌政府相關部門,並有利於與商界及學界的對口企業及院校的專家學者更加順暢地溝通和合作,以便提升高新科技以至環保科技的發展速度。新政策局亦能與珠三角地區的地方政府及業界加強磋商合作,相信下屆特首會認真考慮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