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日,我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等諸多專家教授聚首北京,穿越了「五四」,研討「中華文化,今天再出發」,重新反思「五四」的現代意義。
過往九十二年,我們年年紀念「五四」,年年關注的重點不外乎民主、科學與反封建。我認為,真正的困境在於,「五四」的西化運動似乎勝利了,但又未能真正提供中華文化的新路向,建立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以及價值觀,反而帶來了「德先生」與「賽先生」的衝突與不安,打散了中華文化傳統的觀念與標準,卻只留下了中國人的一種精神空虛與迷惘。中國二十世紀的歷史,幾乎都籠罩在「五四」精神有醒而未覺更無悟、破而不立的深遠影響之中。
我認為,我們應以更廣大的目光審視「五四」。近代中國從鴉片戰爭、洋務運動、戊戌政變、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直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的一系列現代化運動,都是五千年傳統中華文化飽受西方文明衝擊之後,所積聚爆發的一個自我更新過程,也就是中華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強大生命力的與時俱進。前人經過一百多年探索搜尋,用生命鮮血淌過崎嶇的道路,也鋪墊了當下我們進行自我反省的基礎。
沒有漫談、批判與爭論,與會者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以一顆謙虛的心,為中國、為中華民族找尋一條現代性的精神文明之路。冬雪過去,中華文化在今天,再度整裝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