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紹恒報道】Take嘢,衰硬!瑪麗醫院確認本港首宗因長期濫用俗稱「K仔」的氯胺酮,導致肝膽管收窄的個案,患者為一名「索K」七年的三十餘歲女子,求診時肝功能亦出現問題。負責研究的肝臟科專家指,「K仔」可令肝膽管重複發炎並變得狹長,長遠會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提醒年輕人遠離毒品。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袁孟峰等人於《美國腸胃病學期刊》匯報該宗個案,三十餘歲女患者,六年前因上腹疼痛求診,當時詢問得知她有七年「索K」習慣。膽管鏡及超聲波等檢查發現她的膽管脹大,連接膽管的多條肝膽管則變得狹長,肝活檢亦發現肝臟有輕微發炎。
袁孟峰解釋,肝膽管收窄於年輕人身上十分罕見,女病人的肝膽管收窄形態,亦與膽管癌不同。醫護人員遂進行全面調查,逐項排除其他肝膽疾病,包括膽汁肝硬化、化膿性膽管炎及硬化性膽管炎等,最終認為長期「索K」是最大可能的致病原因。本港過往只有一宗同類報告,涉及三名有「索K」習慣病人,但當時無詳細評估其他肝膽疾病的可能性,故今次應為本港首宗確定因「索K」導致肝膽管收窄的個案。他估計「K仔」令肝膽管重複發炎並逐步收窄,若情況持續可致膽管炎,長遠或演變成肝硬化及肝衰竭等。
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孔繁毅指,該女病人現需每年進行膽管鏡檢查,暫無法提供針對性治療,只可勸喻病人停止「索K」,再觀察病情能否逆轉。病人腹痛是因膽管的膽汁無法通過已收窄的肝膽管,令膽管受壓擴張,造成拉扯及疼痛。他呼籲年輕人切勿濫藥,因可能對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