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國際化對本地化

公營部門的醫護人員進行公開大申訴,這種困境基本上是特區政府自己造成的。政府在完全沒有準備之下,就要搞醫療產業,但醫生和護士數目上的規劃,卻不是按照產業化的需求來規劃,不但數目供應有限,而且有嚴重的保護主義色彩。需求是國際化,供應則是本地化,國際化對本地化之下,當然是完全失衡,私人醫療機構的人員得其所哉,公營部門的人員卻需要承受所有壓力,被迫吃下苦果。

香港有許多個市場都是完全自由化。遠的不說,近年發展紅酒市場,人人各得其所,內內外外沒有半句怨言,那就是因為需求和供應都可以國際化,貴價平價的紅酒都可以運港銷售,需求升十倍,供應馬上能升十倍,不會出現失衡。

過去,香港兩間大學訓練的醫生,每年實數不會超過三百,外國醫生亦很難在港執業,這既是針對本地市場,也是保護本地醫生的利益。政府要搞醫療產業,但醫生名額沒有預早加大,而就算加大,也是十年八載之後才可以補充到市場,這段時間怎樣維持平衡?歸根到柢,醫療是基本的社會服務,根本不可能完全市場化,而失衡的結果便反映在輪候時間、醫療質素以及醫療事故之上,最終,這些問題都會轉化成為社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

政府現時出招,表面上力度十足,但最關鍵的問題卻提也不提。目前的問題是醫療供求總體失衡,例如太多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這是數字的問題,而不是誰可以來、誰不准來的問題。一天不調低來港孕婦的數字,香港的醫療服務仍然會處於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