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春秋:生不入官門新解

俗語有云,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如此俗語赤裸裸地反映官門等同地獄,黑暗程度沒有隨着時移世易而稍有改善。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見了官再囚三十個月,毒奶粉受害家長趙連海冤案證明官門仍是地獄。

生不入官門眼下有一個嶄新的解讀方式,社會菁英有生之年皆不願意進入官門從政去矣。

特區政府高官連環病倒,最近一例是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證實患上腎衰竭,腎功能只餘百分之十五左右。然而孫公永不言退,明言不會因病辭職,堅持抱病上班直至任期屆滿,好個曾蔭權居然樂觀其成。

這是鞠躬盡瘁的捱義氣表現麼?依我說,非也,這是蜀中無大將的反映,苦無人才接替局長之職。

看看前不久因病辭職的劉吳惠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一職懸空快一個月,至今仍找不到合適人選上報中央御批。本來嘛,副局長坐正做局長乃理所當然之事,劉吳惠蘭的副手蘇錦樑合該升官。可惜眼下一眾副局長多的是未夠班的「隱形部隊」,沒有人放心讓蘇錦樑水鬼升城隍。於是乎,一個局長引退了,留下一張空櫈子。

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有資格升任局長嗎?要是有資格,恐怕曾蔭權不會那麼不人道答允孫公抱病上班了。

由此說明,擁有真材實料的社會菁英視官途為畏途,死也不肯接受延攬戴起那頂有辱無榮的烏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