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主浪潮席捲世界各地,像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伊斯蘭國家,強人獨裁壓制了人民對尊嚴與人權的追求,星星之火點燃了人民的怒吼。
而台灣在民主化的進程中,是理性非暴力的,被稱為寧靜的革命,當然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蔣經國執政時代的改變。
台灣在推動民主改革之前,驕人的經濟成為亞洲四小龍,造就了中產階級普遍化,教育普及人才眾多,對外開放,受外來思潮的影響。加之許多赴美留學的精英返台,不但在經濟發展上作出貢獻,也着墨對台灣民主的期許,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意識覺醒了。而後有反對勢力當時稱為黨外人士對抗威權的國民黨政權,終於掀起人民追求政治開放、經濟自由、人權尊嚴的澎湃浪潮。
蔣經國對台灣最大的貢獻不僅在任內提出十大建設,胼手胝足共同建設台灣,開山闢嶺貫通台灣南北及東西,帶來了繁榮的果實。令人難忘的是,蔣經國晚年患有嚴重糖尿病,卻有改革突破歷史的壯志凌雲。他以憲法改選總統斷了家天下的承襲,以及開放黨禁報禁,尊重社會趨勢,關懷台灣的長期發展,同時打開了民主之門,重用本省精英,讓國民黨得以在台灣扎根,他的遠見氣魄令人欽佩。惟英雄早逝,未竟民主心願。
在此基礎上,李登輝承繼了蔣經國的衣鉢繼續開放,推動民主,終達致立法院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的民主進程,一時被尊為「民主先生」。不管他後來的政治圖騰如何,李登輝對推動台灣民主是有功的,讓台灣在沒有流血動亂中達致民主的目標,政黨輪替也將成為民主常態,雖仍有欠缺,但台灣民眾享之如飴,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