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只能向唐太宗偷師

溫家寶總理最近委任了一批國務院參事,鼓勵他們要講真話,引起輿情熱議。在目前的中共高層中,溫總是「最敢講話」的一位,也是最慷慨激昂的一位,他在會見國務院參事時再次表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他說「要創造條件讓人講真話」,要讓「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還說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溫總深知國情,知道他對參事們的上述鼓勵和要求有一定的風險。於是溫總又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批心憂天下、勇於擔當的人,總要有一批從容淡定、冷靜思考的人,總要有一批剛直不阿、敢於直言的人。」

溫總此番話,據說「打動」了在座參事,紛紛表態要「講真話」。不過,也有「老於世故」者說「我們這個歲數的人,不求升官,只求能做點事,我們不怕對領導說實話」,講的也確是真話。現在中共官場中許多人不講真話,就因為有官做,想繼續升官,屁股指揮大腦和嘴巴,豈能講真話、講實話?只能胡言亂道,滿嘴謊話。

溫總的這套思路和鼓勵之言,還是中國古代封建帝王「廣開言路」,不能「偏聽偏信」,要有「容人之量」這一套。然這一套只有在「偶遇英主」的情況下行得通,而且很有限,行之時間甚短,最典型的是唐太宗。當年諫議大夫魏徵屢屢「講真話」犯顏直諫,魏徵曰:「自古上書,率多激切。不激切則不能動人主之心,激切則似謗訕。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焉,惟在陛下裁察。」唐太宗和魏徵因此留下「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的千古佳話。然而,唐太宗後期就不那麼從善如流,能聽真話了。朝廷大興宮室台榭,有言官勸阻,他斥之曰「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繼續勞民傷財,令百姓「疲於徭役」如故。

因為制度原因,中國還沒有跳出歷史的周期率,溫相國只能向唐太宗「偷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