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英九政府的全力推動下,兩岸交流不斷深化,創造兩岸合作的紅利,但是僅停留於交流層次,而具體落實在相互投資發展上卻有極大差異。這是政策使然,亦是政府管控下的必然。現在,台灣於大陸投資近千億美元,大陸來台投資卻遠遠不及。
在大陸從事地產的保利集團近日赴台訪問,並與台商聚會,把酒言歡亦有招商目的。原本保利集團申請赴台的目的是進行「商務訪問」,現被台灣移民署抓到小辮子,認定是從事「招商活動」,故要求限期離境,更毫不留情地規定保利董事長王旭等相關領導層,一年內不得再申請來台。年前曾有大陸官員赴台訪問,就因被認定從事招商活動而被逐出境;事隔多年,兩岸情勢已改,交流也更熱絡了,但政策並未見鬆綁。
其實,限制大陸赴台招商並不合情理。現大陸許多省市地區紛紛組織龐大訪問團訪台,除觀光外,與企業界接觸不可避免,許多在當地投資的台商都專程趕回台灣接待,他們是否在台灣招商是很難界定的,不能僅要求來訪者只可來台灣採購,投下幾億甚至十幾億美元購買台灣的科技產品及農產品,卻禁止他們赴台招商,大陸各省市領導豈不是都變成了買辦?如此限制實不合情理!
或許當局認為台灣太小,不能讓陸資大舉赴台投資,採取嚴格審核,但台灣是開放社會,既然歡迎美國歐洲前往投資,獨限大陸未免不合情理。商務互通有無,兩廂情願,有利可圖,外資才會前往。
當下台灣縣市長帶團到大陸招商比比皆是,台灣卻限制大陸團體赴台招商,若是基於「防共諜」、「保自己」而定此法規,顯然不符合兩岸交流的現況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