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尋求和平 解決危機

世界上以暴易暴終難以尋求和平之路,「九一一」對美國的創傷,讓西方國家對伊斯蘭教國家有難言的恐懼與提防,和平成為風中之燭。今歷史又重演,利比亞的內戰,北約捲入意義何在,引起各方探討。

武力不能解決問題,南非總統祖瑪出面斡旋,利比亞領袖卡達菲已接受非洲聯盟所提和平路線圖,包括立即停火、北約暫停空襲利比亞、運送人道援助物資不受阻撓、叛軍與政府展開對話、保護外國公民等,因此北約應停止轟炸,以便給停火一個機會。

但利比亞反對派堅持卡達菲必須下台,北約則稱任何停火都必須切實可靠且得以查證,似乎離停火之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和平仍是遙不可及。

西方國家在利比亞問題上的誤判很多,以為卡達菲會在恐嚇之下辭職,其實,卡達菲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不一樣,他不是靠美國而經濟受制於西方,利比亞乃是有餘裕援助非洲其他國家,卡達菲不可能被嚇唬下台。

現空襲無法壓制卡達菲的優勢,這場戰爭波及的是可憐的平民,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故促成停火,談判出有利雙方的方案,要卡達菲下台似有極大難度。歐美固然不滿卡達菲,但非洲國家未必,更不樂見西方動輒以武力迫使一個主權國家領袖下台。

經濟最受戰事的影響。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最近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動亂,使當地原本可望加速的經濟增長減緩。世銀估計,中東和北非地區動亂帶來的衝擊,GDP已大幅下降,中東難以以戰止戰,美歐對利比亞不應一錯再錯誤判,應努力尋求和平方案,解決地區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