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拋磚引玉

未來的預算案,在經常性支出方面會有很大的政治壓力,其內容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在此且不去深入討論,但預算案制訂的過程,經過今年一役,相信會起革命性的變化,以後的財政司司長相信再難一手包辦。

港英時代,財政司司長幾乎完全主導財政預算案的制訂,而且過程保持絕對機密,據悉連行政局成員也未有討論和決定。

而近年的做法,是財政司司長在公布預算案前,要進行幾個月的諮詢,人愈來愈多,範圍也愈來愈廣,於政治含義上,公眾的參與已經多了,但始終只是停留在聽意見的層次,主導權仍在財政司司長之手。而今次在公布之後,仍然可作大幅度的修改,倘若下一年度又再有樣學樣,政黨在公布預算案之後,把它當作財政預算案諮詢文件,又或者當作白紙草案,只是拋磚引玉,在這草案之上左改右改。

如今,選舉已成為香港政治生態不可或缺的一環,政黨需要競逐選票,一定不甘後人,你要改東,我一定要改西,而且改得比你多,以示能力。預算案不能改已經不再是護身符,一開此先例,以後就無險可守,尤其是今年連臨時撥款也予以否決,立法會就更多一張王牌作為武器。

今次預算案,在制訂的過程上犯了一個基本的政治錯誤,就是由於取消去年已有的六千元退稅,更加把教師和公務員兩大鐵票集團擯諸門外,結果為挽回政治危機而要大幅度修改預算案,不只今年成為政治災難,也為行政主導這制度打開一道大缺口。如果政府連預算案都主導不了,還可以主導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