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學會近日發現,本港有十八種常用藥物出現短缺,包括咳藥水、胃藥等,醫生被迫用次選藥物,甚或因「斷藥」需轉介病人到公立醫院。有醫生引述藥廠指衞生署審批較以往嚴格,致藥物出廠時間受阻;加上去年有三間藥廠因違規先後遭停牌,藥物選擇更少。有關注病人權益組織一矢中的地指出,收緊審批加強保障是衞生署補鑊之舉,歸根究柢是部門昔日巡查不足,令部分藥廠心存僥倖,致爆出多宗藥物安全事故。
醫學會會長蔡堅指,近日接獲十多名醫生投訴,指有十八種本地藥廠生產的藥物缺貨,包括咳藥水、通便藥、胃藥及痔瘡藥等,估計佔私家醫生常用藥物兩至三成。這些藥物均屬沒有專利的非原廠藥,即不同藥廠均有生產,但部分藥物竟然遍尋不獲。
他舉例,一款「BE咳藥水」,多間本地廠均稱無貨,醫生雖可轉用類似藥物,但藥效有異,「未必係最理想選擇。」據他了解,本地老字號藥廠「環球製藥」去年被衞生署停牌,致供應減少,但近期短缺的一些藥物,亦涉及其他沒停牌藥廠,原因未明,估計或因衞生署收緊藥物審批,阻延藥物出廠。
本身為普通科醫生的醫學會會董李深和亦指,多種本地藥廠藥物過去半年的供應皆不正常,「一係就時有時無,一係就搵幾間藥廠都話無,藥廠解釋好含糊,有時就話衞生署管得嚴咗,搞到出唔到貨。」他坦言曾因「斷藥」,被迫轉介病人回公立醫院,「好多同業都有不滿,藥物係必需品,衞生署應主動向藥廠了解!」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亦指,本地藥廠的藥物供應減少,對部分慣用非原廠藥的顧客將有不便,但社區藥房銷售的多為原廠藥,故對業界整體影響輕微。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認為,衞生署收緊藥物審批,保障市民健康是值得支持,但歸根究柢是衞生署昔日巡查藥廠人手和次數不足,令部分藥廠存着僥倖心態,生產程序馬虎,致發生歐化藥業生產的「發霉藥」危害病人性命。他續稱,現時部門「執正嚟做」,即影響藥物供應,病人可能要服用較昂貴的原廠藥物,加重負擔。
不過,衞生署發言人指,近期未發現本港藥物供應不足,但會密切留意市場供應。署方去年對本地藥廠進行八十三次「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巡查,並曾暫時吊銷環球製藥、利奧製藥及嘉琳製藥等三間藥廠的牌照,其中環球被停牌近五個月,至三月中才復牌,嘉琳更被停牌八個月,現時三間廠均已復牌,目前本港沒有藥廠遭撤銷或臨時吊銷牌照。
記者 陳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