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卸責歪風盛 夕陽政府等收工

瞞得過就瞞,瞞不過就賴,早已成為港府施政的痼疾,在今次應對日本核洩漏事故的危機處理中,再次得到印證。

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初,港府不斷發出安民告示,強調兩地相隔千里,加上日本吹西風,核輻射不會影響香港。料不到,日本核輻射塵無遠弗屆,繞了地球一圈後吹向歐亞大陸,全世界都籠罩在核輻射的陰霾之下,所謂香港「受影響機會微」已經淪為笑柄。更受詬病的是,當各地紛紛公布發現核輻射之際,本港天文台雖然於上月二十六日發現核輻射,竟然拖了三日才公布,明顯有隱瞞之嫌。

在輿論一致炮轟下,港府仍然死雞撐飯蓋,矢口否認涉及隱瞞,辯稱檢測結果需時,但旋即又稱可以加快檢測的速度。不過,市民不是那麼好騙的,「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兩成四受訪市民批評天文台沒有及時公布,是不負責任;兩成三指摘當局剝奪公眾知情權;更有三成三市民擔心,港府做事拖拉成性,一旦核輻射的濃度上升,市民將難以及時防範。所幸現時輻射數據不高,不致影響健康,否則推遲公布的後果不堪設想。

防患未然,提前預警,才是應對災難的最佳方法,如果災難過去多天才公布,事後孔明,根本就沒有意義。環保團體批評,港府應變核危機警覺性不高,只懂得匯報現時或過去的情況,只知道大派定心丸,但為甚麼不學其他地方發預警呢?為甚麼不告訴市民遇到緊急情況如何應變呢?連港府前高官也忍不住揶揄,港府檢測機制沒有與時俱進,「好似打風咁都有預測,無理由打完風先話番畀人知係十號風球。」 

事實上,隱瞞、卸責文化並非天文台獨有,而是充斥港府各部門。早前本報揭發東區走廊天橋橋躉移位,路政署竟然辯稱事件屬小問題,為避免資訊氾濫,才沒有及時公布大大小小的工程事故,根本是胡說八道;今年一月,德國禽蛋及肉類遭二噁英飼料污染,港府接到德國方面通報後,也是拖延三天才公布,不知道害多少市民進食了問題食品;還有,去年大亞灣核電站兩次發生事故,港府也是在獲得廠方通報一個多星期後才公諸於眾;公立醫院工時過長,當局不是增加人手,反而指摘醫生「斤斤計較」;至於層出不窮的醫療事故,當局更是能瞞則瞞,很多重大醫療事故都是過了很久才披露。

當局一方面強調提高透明度,另一方面又黑箱作業,能瞞則瞞,不斷自打嘴巴,早已誠信蕩然。早前本港發生「盲搶鹽」事件,與其說是因為部分市民不理性,不如說是港府誠信危機的反映,正因為港府不可信任,市民才不得不採取自救措施。上述民調亦顯示,兩成六受訪者認為港府欠缺危機感;兩成八直指港府報喜不報憂的心態已成習慣;三成九擔心,當局無及早處理危機,只會令問題進一步惡化。

回歸十多年來,港府隱瞞、卸責的歪風愈吹愈猛,於今尤盛,根源在於高官問責制失敗,正如有學者指出,有問不責或有責不問,只會縱容高官少做少錯、得過且過的處事作風。本屆政府僅剩下一年多任期,高官更是抱着等收工的心態熬日子,類似的施政亂象,恐怕將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