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流水:源頭減廢成蹉跎

預算案風波沒完沒了,派錢派到民怨沸騰,麻煩陸續有來。增加新車首次登記稅被指向中產開刀,加稅理據站不住腳,鼓勵減排反變懲罰環保,議事堂各黨派幾乎一致說不,行政立法很可能隨時攤牌,看來好戲還在後頭。

環保是港府施政的軟肋,典型的有姿勢無實際。當局口口聲聲「綠色香港,你我共創」,實情是環保當做騷,能拖繼續拖。除了徵收膠袋稅和「剝光豬版」停車熄匙這類小打小鬧的治標動作外,其他基本上是光說不練。

就說垃圾徵費、從源頭回收減少廢物這類其他國家和地區已推行多年且證明有效的措施,早在一九八九年,當時的港英政府已有結論,稱本港人口同廢物量增長不成比例,要設法解決。回歸後,九六年已有顧問報告指,從源頭減少廢物處理成本較低。港府九八年提出在大嶼山興建堆肥廠,但有關設施竟要等足十六年,即二○一四年才有望啟用。

十多年來,當局只知道不斷地擴建廢物堆填區一招,甚至不惜強徵郊野公園用地,還差點鬧出憲制危機。至於焚化爐,也是拖了多年後才在最近拍板興建。

時不我與,香港原地踏步,別人可沒閒着。同樣面對垃圾圍城的廣州已領全國之先,從前天開始全面實施強制性生活垃圾分類,違例者罰款五十元人仔。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環保沒有長遠規劃,源頭減廢仍是紙上談兵,藍天白雲惟有講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