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核塵飆升 碘濃度增12倍

【本報訊】香港空氣中的日本輻射塵不但大幅上升且有大擴散迹象。天文台本周二在市區空氣中錄到的人工放射性碘-131的濃度,較上周六首日錄到的數據大幅上升十二倍,並首次在西貢元五墳及沙頭角的空氣樣本中亦測檢到放射性碘。天文台解釋,放射性碘濃度上升,與本港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及曾經下雨有關,故將放射性碘帶到地面,但仍屬極低水平,市民毋須擔心。

天文台連續第四日在市區的空氣樣本中錄到放射性碘,本周二的濃度更高達每立方米八百廿八微貝可(前譯微貝克),較之前一日上升一點八倍,但較上周六大幅上升十二倍,即吸入二百年始相等於照一張X光片。

半衰期八日 將逐步下降

此外,天文台首次在西貢元五墳的空氣樣本之中錄到放射性碘,本周一的濃度為每立方米二百七十四微貝可,本周二則上升至四百七十一微貝可。

另外,天文台由上周三至本周二為期一周的空氣取樣中,亦在沙頭角的空氣樣本測錄到放射性碘,濃度為每立方米一百卅二微貝可。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陳積祥解釋,在市區測錄到的放射性碘濃度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東北季候風由內地吹到本港,加上期間曾經下雨,將放射性碘帶到地面,但即使本周二的水平達八百廿八微貝可,仍然屬極低水平,該濃度須上升八十萬倍,市民才需要採取預防措施,而隨着碘有八日半衰期,即每八日減弱一半,相信核輻射的濃度會逐步下降,市民毋須擔心。

至於天文台昨日於本港多個地區錄得的環境伽馬輻射水平,最高為京士柏,達每小時零點一四微希沃特,其次為尖鼻咀及元五墳。天文台表示,有關水平仍然極低,本港過去最高錄到的輻射水平達每小時零點三微希沃特。

對於日本在泥土發現的鈈元素,衞生署高級物理學家鄭結文指,雖然美國衞生福利部屬下的毒性物質及疾病登記署認為鈈為人類致癌物,但本港市民因福島核事故接觸到鈈而患癌的機會微乎其微。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