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地震引發的核危機未有緩和的迹象,令日本頓然成為外國人避而遠之的國家,但日本國民在大災難之下,表現出來的冷靜沉着、有條不紊、守望相助、企業與團體自發向民間送愛送暖等,卻透過電視螢幕傳送到每個國家的各家各戶,世人都在讚嘆日本國民,為何有如此高質素的修養。
不僅如此,我們很少從報道中聽到,日本國民在災難之後恐慌性地離開國土。縱然是餘震的威脅仍然未解除,縱然海嘯的威脅仍然存在,縱然核輻射洩漏變得更為兇猛,但因為這裏就是他們的根,是他們的依歸,他們不會貿貿然就決定離開家園,而是選擇留守到最後,與家園共同進退。要不是日本政府宣布要部分城市居民撤離,相信他們也不會有離開家園的打算。
這就是日本國民對國土、對家園的歸屬感。你看美國第七艦隊航母「列根號」,前往地震災區參加救災工作,但最終擔心核輻射擴散,立刻駛離災區。
我並非怪責第七艦隊,愛惜生命是應該的,更何況日本不是他們的祖國,為生死問題而把道義擺兩旁絕對是情有可原;但想就連專業的軍隊也怕了核輻射而撤退,日本國民卻可以大無畏地對待核輻射,國家歸屬感難道已經令國民將生死置之度外?
再想一想香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前途問題、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到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都成為了近代香港移民潮的高峰期,這是香港人對國土歸屬感不足夠所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