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最壞打算

日本首相菅直人說要準備東日本毀滅,實際情況距離這個可能性似乎十分遙遠,但作最壞的打算,卻是合理的舉措。

當然,日本的民情與其他國家不同,國民冷靜平和,不易起恐慌。若換上香港或內地,從近日盲目搶購食鹽的恐慌行為可見,若政府稍作壞方面的宣布,肯定會掀起更大的恐慌,甚或引發沿海地區的逃亡潮。

作最壞的打算,乃是危機處理的手段,並不意味着不作克服危機的工作,而是作出假若出現最壞情況的處理方法,有所準備。

從政府的角度看,特別是官僚作風強的,總是希望把問題掩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惜隱瞞。一方面是不作應對,貪圖省事;另方面免致被上司或社會責怪、追究。沙士開始時,特區政府也是這樣。

公開作最壞打算是負責任的做法,因為需有相應的應變方案,社會會緊密監督,不能鬆懈;同時亦表示事情會惡化,現時應對的手段可能不足。這都會引發社會的責難,負其責者難辭其咎,容易受到處分,但這恰恰顯示辦事者的勇氣,顧公義不顧私利。

在日本,國民質素高,政府公開作最壞打算,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讓社會有心理準備面對災難。在香港以至內地這樣做,效果會怎樣呢?民眾恐慌、社會起哄,責備政府不力之聲不絕。即使危機得以提早解決,亦會怪政府估計不準確,引起虛驚。國民質素低下,這些反應在所難免,但負責任的政府仍應該作最壞打算,並公開告訴民眾,教育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