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組近來也算多災多難,由妙用臨界點而令此話成為潮語之後,再來一次問卷外洩,令中央政策組成為驚弓之鳥。
用「臨界點」一詞的事件,最大的問題不在用語的本身,而是事後的否認。如何解釋臨界點的意義,以及該詞意之所指都是可以解釋,但記錄在案的說話事後否認,就真是百詞莫辯。
事後翻看那訪問片段,這臨界點一詞剛好用在香港民怨升溫和政府角色兩者之間,所以要辯護,可以說成是指政府應扮演的角色,要由小政府到有作為政府之間,信與不信,悉隨尊便好了。再想用其他款式,那臨界點本來就是物理學名詞,借來一用,可以有新的演繹,把它當作站在十字街頭,不知何去何從,也不是不能說得通。但硬是要否認,這就不知是何道理。
至於選擇曾俊華應否辭職這個問題,就更加應該理直氣壯。作問卷調查,根本就是中立的動作,不是支持,也不是反對,中央政策組做各式各樣的民調,根本就不是秘密,再說,所選的題目,多數是社會的熱點。要求曾俊華辭職,是泛民提出來的,有政黨提出這一類重要的政治訴求,那中央政策組做做民調,看看民意,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不算是洩漏甚麼見不得人的機密,情況就等於民意調查政府的支持度、特首高官的民望一樣。
既然有人問,就大大方方的答,中央政策組做這樣的民調,目的就是掌握民意,閃閃縮縮、顧左右而言他,反而引來不必要的猜測。至於扯到內部鬥爭,更屬離譜,這種問題,民主黨也可以用,又有甚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