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指直腸下部或肛門的靜脈變得腫大,出現靜脈曲張的情況。為甚麼會有痔瘡呢?這是由於肛門部位的靜脈受壓,影響血液運行而引致靜脈曲張,便秘、懷孕及長期蹲坐等都會令靜脈壓增加,可引起痔瘡。痔瘡可分為兩類,位於肛門括約肌以上的稱為內痔,而位於肛門括約肌以下的則稱為外痔。
患上內痔最常見的症狀是大便後會流出鮮血(出血的程度因人而異),較大的痔瘡可能會脫出肛門外,其他症狀包括肛門痕癢或痛楚。患上外痔則較少發生出血的症狀,主要症狀是疼痛及不適,這是由於外痔容易發炎及潰瘍。由於腸癌或大腸息肉等疾病均會引致大便後出血,故患者如大便帶血應先向醫生求診以確定病因。
如痔瘡已形成,但症狀並不嚴重,患者可按醫生及藥劑師指示使用痔瘡藥膏或肛門塞劑以減輕痛楚及發炎等症狀、服用軟便劑以改善排便困難,及用溫水坐浴以紓緩症狀。另外患者亦需注意改善其飲食及排便習慣。患者不應擅自服用瀉藥來治療便秘,尤其是孕婦,因為一些強烈的瀉藥會使腸道蠕動加劇,容易引致子宮收縮,增加早產或流產的機會。嚴重的痔瘡則需要由外科醫生使用硬化治療、痔核結紮術、冷凍治療或切除手術等方法治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