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利益應赤裸裸談

公立醫院醫生若然罷工,誰最受惠?肯定是私家醫生和私家醫院。病人不獲公立醫院服務,一是坐以待斃,一是賣、當、借、搶,籌錢光顧私家醫生,此外別無他選。罷工對公立醫生亦間接有利:私家醫療興旺,有利轉職「搵真銀」;大量同僚離任,增加留任公立醫生升職機會。升職當然好,拿着前顧問醫生或前副顧問醫生職銜開業,總比只得醫生職銜者佔優。因此,升職非最打緊,最打緊者還是私營醫療生意蒸蒸日上。

此利益關係正是醫生主導的香港醫療體制下,醫生荒沒完沒了的原因。最佳解決辦法是增加醫學生名額、培訓更多醫生,但每遭醫學團體、醫學界立法會代表反對,因為反對增加醫學生的醫生選民極多,「多隻香爐多隻鬼」,更多公院醫生最終轉作私家執業搶飯碗,影響既得利益者錢包腫脹。

那麼,增加公營醫療資源,不就可解決嗎?但反對者亦是醫學團體及業界代表。道理很簡單,公營醫療辦得太好,吸收私營醫療的顧客,令私院、私醫迅即門堪羅雀、「朝三暮四」(早上只得三名、晚上只得四名病人)、「出前一丁」(臨收工前才來全日第一名病人),這不僅教私醫捱窮、私院賠本,更影響公醫將來轉投私營機會。

是故,市民聆聽醫生言論,分析醫生工潮,應深究其背後利益關係。他們既在爭取利益,便應赤裸裸地談利益,別把「醫德」帽子扣在利字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