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富貴不足喜 貧者愈貧最堪憂

在本港貧窮人口創新高之際,一項調查顯示,去年擁有百萬港元流動資產的富翁接近五十六萬人,較前年增加逾十六萬人,增幅超過四成,創下此項調查八年以來新高。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折射本港貧富懸殊問題還在進一步惡化。

仔細分析這項調查,還有不少有趣的發現。富翁平均年齡由前年五十一歲降為四十六歲,呈現年輕化趨勢。從職業分布來看,不少是退休人士及全職家庭主婦,說明許多富翁並不是靠工作積累財富,而是靠投資,簡而言之,主要就是靠炒樓炒股。

正如調查機構指出,本港百萬富翁的主要致富途徑是金融投資,包括買賣股票、基金、人民幣相關產品及外匯交易,因出售物業收益而晉升百萬富翁行列的比例更是達到兩成九,較前年不足一成顯著增加,反映樓市暢旺效應。

事實上,對於有餘力投資的人來說,在金融市場興旺之時,只要能把握時機入市,自然能大賺一筆,令財富水漲船高。而當金融市場轉入低潮,樓股齊跌,大量財富隨之化為烏有,富得快,窮得也快。上述調查反映了這一規律,二○○七年,正是高官鼓吹本港經濟進入「二十年來最好時候」,當年百萬富翁增加至四十一萬人。但轉眼間風雲突變,翌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香港首當其衝,百萬富翁減少至約三十四萬人,減幅高達百分之十六。

金融市場的炒賣可以使人一夜暴富,也可以使人一夜破產,足證紙上富貴來得快也去得疾,終究是靠不住的;缺少實體產業支撐的經濟繁榮,終究是難以持久的。本港經濟的癥結在於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調,製造業空洞化,傳統四大產業分崩離析,僅剩下金融及旅遊業勉強支撐大局,所謂六大優勢產業仍然是望梅止渴,一旦金融危機來襲,就陷入無險可守的境地。

真正強大的經濟體,依靠的不是紙上數字,也不是外匯及財政儲備,而是實業。美國是全球金融海嘯的源頭,受創極深,但由於美國擁有雄厚經濟基礎及高科技等製造業,所以仍然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四小龍之中,南韓的汽車、電子工業傲視全球,新加坡擁有煉油、造船等產業,台灣有舉足輕重的半導體產業,惟有香港斯人獨憔悴,只好靠炒樓炒股過日子。

產業單調的最大弊端是,打工仔就業出路愈來愈狹窄,低薪工作競爭激烈,以致基層收入不增反跌,遑論受惠於所謂經濟復甦。回歸以來,中產階級小部分向上流動,晉升富翁行列,大部分向下流動,貧困大軍愈來愈多,形成極不穩定的M形社會結構。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本港富翁人數增加,其實只是金融虛火帶來的繁榮假象,不值得沾沾自喜,反而是深層次矛盾惡化、社會不和諧加劇的訊號,不能不引起當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