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派錢難息怨 一波未平一波起

港府懾於民憤,大幅修改預算案,不僅退稅,而且派錢,可惜,這極速的「跪低」依然無法平息民怨,反而因為新措施未能惠及新移民及未成年人士而造成另一種分化,挑起另一場矛盾,惹來另一番爭議。

預算案補鑊措施包括退稅及向合資格人士直接派發六千元,但這六千元到底如何派、何時派,市民一無所知,當局也不甚了了。很明顯,今次派錢之舉純屬臨急抱佛腳,面對全城怒罵,港府驚慌失措,胡亂出招,事先根本沒有經過詳細的討論。有人質疑當局為求過關,亂派一通,可謂一語中的。

更不堪的是,派錢措施不是雨露均霑,而是厚此薄彼,將新移民及未成年人士拒之門外,因此引起強烈不滿。有人繼續怒罵,有人上街抗議,有人甚至威脅提出司法覆核,看來,港府躲得過初一,未必躲得過十五。

同樣是派錢,澳門的做法是不分彼此,人人有份,永久居民多一點,非永久居民少一點,皆大歡喜。港府東施效顰,首次學澳門派錢,卻是荒腔走板,不倫不類。其實,既然要派錢,為何不學澳門人人有份,非永久居民適當少派一點,這不是比較公平嗎?這不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爭拗嗎?

舉措不當,眾民不能成。港府違背民意,先是拋出一份「史上最廢」預算案,引起全城怒罵才急急補鑊,沒想到連補鑊措施也是漏洞百出,問題多多,令人哭笑不得。面對這種不堪的局面,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認為,社會爆發「群眾性不滿」,反映香港已到達臨界點云云。

作為港府首席智囊,劉兆佳的出位言論既可理解為如實表述,也可看作是自拆牆腳,甚至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必須知道,港府管治混亂尤其是嚴重脫離民意,導致天怒人怨,負責為民情把脈的劉兆佳難辭其咎,他此時此刻儼然以旁觀者姿態大講風涼話,簡直匪夷所思。香港到達臨界點,孰令致之?整個管治團隊都有責任,劉兆佳當然也不例外。有學者要求他引咎辭職,並非沒有道理。

其實,群眾性不滿也好,臨界點也好,都是港府自己造成的。回歸將近十四年,港府施政亂象頻生,民望每況愈下,尤其是經過今次折騰,管治威信更是蕩然無存。實際上,今次預算案革命對港府管治的衝擊並不亞於○三年五十萬人上街,當年的管治危機是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經濟低迷、樓市崩潰、沙士肆虐等等;今天不僅不存在這些負面因素,港府庫房更因經濟暢旺而收入大增,在一片大好形勢之下發表的預算案,竟然會引發如此巨大的民怨,爆發如此嚴重的管治危機,可謂咄咄怪事。事實證明,今天的深層次矛盾比○三年更加惡化,曾蔭權政府的管治能力比董建華政府更加低劣。

怨之所聚,亂之本也。港府今次花錢買平安,也許可以暫時避過一場憲制危機,但他們親手埋下的一顆顆政治炸彈,卻嚴重威脅着下屆政府的管治,也嚴重威脅着香港的長治久安。古人有副對聯是這樣說的:「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口口聲聲以民為本的「政治家」,你們不妨捫心自問,你們可有自欺欺人,可有負國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