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預算案革命影響深遠

今次預算案革命是香港回歸以來的一件大事,影響深遠,意義僅次於○三年董建華政府「二十三條立法」失敗。那次事件因為民眾強烈抗議、五十萬人上街遊行,自由黨臨陣倒戈,立法會「鐵定」不夠票通過法案,董建華政府不能不在大勢面前收回「草案」。後來特區政府聞「二十三條」色變,知道民意不可侮,知道人民力量可改變貌似不可動搖的「政治現實」,誰也不敢再點火頭,連北京也小心迴避。沒多久,董建華「忽然腳痛」下台。

中央和特區政府也「總結教訓」,了解到香港必須先搞好經濟、改善民生,才能社會穩定,向前發展。為此,中央連續送大禮,香港經濟走出低谷。然而,香港「深層次矛盾」沒有解決,且在惡化;曾蔭權政府的管治水平比董建華還差,他的人品和能力施政時更容易激起民憤。結果,曾蔭權政府在「經濟與民生」問題上,又差點惹出直追「二十三條立法」的大禍,一份小小的預算案激起的民憤竟然不在「二十三條立法」之下!

除了民憤幾同外,其發展過程也很有幾分相似。這份「史上最廢」預算案一出籠,即點燃全民怒火,立法會內不分黨派皆表示此「廢案」不修改絕難過關,造成「憲制危機」也在所不惜。一開始曾俊華仍是死撐死頂,胡言亂道,砌詞狡辯,和民意鬥嘴,猶如當年董建華政府硬銷二十三條立法,結果民憤更大。只是曾蔭權政府「見過鬼怕黑」,「吸取」了董建華的教訓,沒有等到「五十萬人大遊行」就慌忙跪低,繳械投降,大幅度修改據稱是「經過深思熟慮」、「無修改空間」的預算案。這說明在強大的民意面前,沒有甚麼東西是神聖不可改變的,這是現代政治社會的最大特點。

不過,這並非「民粹主義」,因為今次預算案革命風波,「理」在民眾,「虧」在政府;「是」在民眾,「非」在政府。大凡講道理、講是非的民意,絕非民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