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話說在前頭

近幾年來,本欄不停指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政治方面是反共與愛國,經濟方面是有錢與冇錢,而財政預算案就是針對這有錢與冇錢。要調和有錢與冇錢的矛盾,政府必須站在中間,不但不能偏幫某一階層,也不能以其利益和某一階層串通,那才有平衡各界利益的結果。此誠如本文題目:話說在前頭。

政府今年的預算案被人臭罵,就是達不到公公道道平衡各界的利益,而最直接的兩項,就是房屋政策和退稅兩方面。

房屋政策有兩重意義,一是最直接的居住環境。樓價不斷上升,令到大部分香港人不能改善其居住面積,一家幾口不得不擠在一間小單位,以名義數字來計,一個年入一百萬的家庭,好像是世界上少數幸福的一群,但在香港可能只是住在一個外國草根階層也不如的房子裏。而再高一點層次的問題,就是沒有房子就不能累積財富,所以上一代住在公屋的年輕人,不靠祖蔭,單憑努力工作,永遠無法抗衡資產升值。

可是,一些學者還要強拗香港仍有社會流動。事實勝於雄辯,公屋的下一代住不進私樓,新界的永遠搬不到港島,海怡半島的搬不上半山,這就是社會流動停滯的最佳見證。

香港房屋問題,在此講了幾年,再講也沒好氣。政府不清楚自己應該站在大公無私、不偏不倚的位置,只是當自己是大地主,甚至是大炒家,抵受不住社會輿論,就用講一套、做一套的招數,拚命把地皮往勾地表裏放,以為這樣可以掩人耳目。但這把戲一戳就穿,穿了又無法自圓其說,悠悠眾口,政府又如何掩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