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發表前夕,曾俊華在個人網誌提出建設「大社會」的概念,認為在「小政府」與「大市場」之間,還有一個活躍的「大社會」。有關的倡議來得很突然,亦欠缺具體的內容。
一般相信,曾俊華照搬英國首相卡梅倫於年前競選期間打出的「大社會」口號,意指政府難以獨力承擔全部社會成本,商界及社會各界,包括數目眾多且活躍於社會舞台上的民間自發組織,應該共同分擔責任。
金融海嘯對英國經濟打擊甚巨,政府左支右絀,必須大幅削減開支,包括裁減公務員及削減公共服務。面對社會強烈不滿,英國新政府惟有求助於民間社會的自發力量,尤其是志願人士的積極參與,通過政府授權及提供部分資源來開展公共服務。
特區政府自回歸以降,未能有效解決深層次矛盾,如貧窮及住屋等問題,令民怨持續積累,社會公義不彰,正承受愈益沉重的政治壓力。港府對現實問題無能力解決,又欠缺為香港謀劃長遠的能力與決心,估計提出「大社會」的概念,是想轉移視線,減少政府的壓力,把責任卸向民間。
事實上,「大社會」概念欠缺公眾討論,政府領導層及公務員隊伍也不理解此時此刻曾俊華的意向。曾蔭權政府餘下只有年多的管治時間,從「大市場、小政府」向「大社會」的施政理念轉移,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香港是成熟的公民社會,市民傾向高度自治,倘若政府願意下放權力及增撥資源予民間組織處理更多社會問題,如協助「N無人士」,未知行政體制上能否作出配合,政府與民間社會的溝通對話機制也並不健全。這些元素絕非曾俊華隨意講一下「大社會」就能夠誕生,推動「大社會」是非常嚴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