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閱讀本欄之時,或者尚未到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預算案的時候,或者您正對預算案的措施大感惆悵,事關近日坊間評論都不見得對預算案有很大期望。更何況,曾俊華在早前發表的「大社會」理論,惹來坊間議論紛紛,甚至有批評說,他是將扶貧責任全推到大社會裏,好讓政府作為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解脫。
事實上,歷年來政府發表財政預算案,完全走不出以前港英政府時期以至曾蔭權當財政司司長時期的做法,也就是「控制期望」的政治操作手段。簡而言之,政府刻意將經濟情況說得最差,刻意將庫房的狀況說得最差,無非是要把群眾對預算案的期望減到最低,以免一開始把情形說得太好,令部分人有了得一想二的心態,從而使最終方案超出政府的底線。
群眾期望低一點,政府就好辦事了,只消在預算案多加一點福利措施,彷彿表現出政府在艱難時期也願意滿足群眾的基本期望,甚至是超出群眾的期望。這種手法,歷年來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因為對政府來說,某部分群眾的心理實在太好掌握了。
好比早前有關「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爭議,原先政府稍為提高兩人家庭的每月入息申請限額到一萬元,後來見反對派不滿意,議案難以在立法會通過,於是才把限額提高到一萬二千元,情況立時改變過來。可見一萬元本來就不是政府的底線,而是用來誘出反對派討價還價,政府再回高價,兩邊得益,贏陣又贏勢。
有人說,不少市民被政府的「狼來了」嚇了很多次也不學精,這次預算案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