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迷信市場 打擊就業

財政司司長的公共財政政策主要是掌櫃式的會計做法:平衡收支,有盈餘時受社會壓力便隨便亂用,並沒有積極推動經濟發展的具體方向和目標。這種做法,實際上與特區政府整體經濟政策沒有方向和目標同出一轍。

從曾蔭權上台後提出的四大支柱、六大優勢「產業」可見,若不是訴說現實,便只是提出不清不楚的願景,全無執行力可言。經濟政策的目的是推動經濟增長,但經濟增長不是靠在經濟衰退後恢復才出現,也應該以持續性衡量。持續性反映經濟的競爭力,競爭力表現在就業的增加,後者形成本地需求,以及人力資本與社會的發展和積累。

回歸後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遭逢金融危機、經濟下挫之後的恢復性增長,且主要是靠中央政策和資源投入,才能有較好表現。在董、曾任內十多年裏,香港經濟已從獨立、富國際競爭力,退化成倚賴中央支持。若無中央支持,沒有內地企業上市造成的融資和投機吸引力,或者沒有內地龐大的訪港遊客的購物消費,香港經濟即使沒有受金融危機或沙士瘟疫的打擊,也不可能有增長動力。

這樣脆弱的經濟增長基礎,主因是本地就業不足。特區政府歷任財政司司長都迷信市場,實質是用金融市場的方法來改變香港的經濟體制,重點是打擊就業,包括就業穩定和收入增長。這絕非英國殖民地政府的做法,因那時還要考慮社會與政治穩定。他們不顧一切,單從意識形態(背後是英美和他們關係密切的資本)來摧毀香港的經濟及就業創造能力,故即使政府財政有盈餘,也還在壓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