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近年發生多宗嚴重小巴車禍,外界關注意外肇因可能與司機以分帳方式支薪、多勞多得有關,但當局的數據卻顯示,○六至○九年上半年的意外數字中,涉及嚴重和重傷交通意外的專線小巴中,底薪制小巴司機涉意外的比率遠高於純分帳的司機,當中一年更多出十一倍。另外,政府不支持小巴業界把座位由十六個增至二十個建議。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指出,現時僅約百分之六專線小巴司機是以純分帳受聘。
據當局調查顯示,由○六年至○九年上半年,涉及嚴重和重傷交通意外的專線小巴司機當中,以底薪或底薪附加定額津貼受聘的司機,多於以底薪加分帳或純以分帳方式支薪的司機。當中,○七年的情況最顯著,以涉底薪司機的意外達一百一十一宗,涉純分帳司機僅九宗。
香港九龍新界公專線小型巴士聯合總商會主席梁雄估計,不少以底薪受聘的司機較年輕,駕車時較心急鹵莽,容易導致意外。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則指出,不少小巴司機底薪仍然偏低,或因此促使他們「走多轉」爭取加班補水,而司機本身的駕駛態度亦是導致意外的成因之一。
另外,對於有專線小巴業界建議將乘客座位由十六個加至二十個,當局傾向不支持,認為此舉不但會令其他交通工具的角色及功能失衡,亦引起潛在衝突和惡性競爭,或因此需要透過加價來彌補客量的損失。當局認為業界提倡以凍結三年車費以換取加座位,財務上不可行,特別是受油價影響,擔心業界最終未能應付三年的凍費期,可能到時會要求加價或導致服務質素下降。
此外,當局引述小巴及的士營辦商申訴指,近年的士及小巴保費之所以上升,主要是保險詐騙情況猖獗導致巨額索償。
保險業分別於○九年錄得二千五百多萬元及三百八十多萬元的士及小巴承保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