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新加坡的雙城故事,原本是香港優勝於新加坡,如今卻是互換位置,人家後來居上。為何如此,很多有識之士都清楚明白,新加坡的管治團隊比香港高幾班也,只是特區政府官員自以為精英中的精英了不起而已。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不知出於甚麼動機,本周突然到新加坡訪問兩天,與當地多位官員見面,並拜會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國務資政吳作棟。唐唐來去匆匆,學到了甚麼東西嗎?
他在總結此行時說,香港和新加坡都是規模較小的開放型經濟,面對全球經濟環境轉變的挑戰,兩地都需要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競爭力,積極尋找和努力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並確保人力資源配合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還要妥善處理經濟結構轉變所衍生的社會內部問題和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大家明白唐唐在說甚麼嗎?講得好像非常高大威猛,實質空洞無物。他說「新加坡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借鑑」,甚麼成功經驗呢?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競爭力,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嗎?為甚麼人家做得到,香港卻在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反退呢?關鍵因素是甚麼?
唐唐大概不知道,或者不肯承認吧。關鍵因素很簡單,人的因素也,官員的能力,管治團隊的質素也。我們且看一位大教授的經驗。
這位大教授到新加坡開會,發現當地官員對學者和專家所提出的意見都認真的回應和商討,很高級的局長都會逗留在會議中,增加對問題的認知和理解,並且主動接觸群眾,聆聽市民的意見。香港的官員除了參加開幕禮和重複既定政策內容的演講外,到了主題演講時他們大多數都已離場,沒有甚麼交流,如此怎能提升施政的質素呢?
大教授又說,新加坡政府有很大的危機感,他們在任何時間都作好準備,「居安思危」;但香港官員則相反,「居危思安」,面對深層次的矛盾,貧富懸殊問題、產業單一化等結構問題,政府官員都未能有效地回應,政府坐擁巨額盈餘儲備,卻有三十萬工人的工資在六千元以下,這種情況的社會會快樂嗎?
唐唐要「參考借鑑」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但人家能夠「居安思危」,香港官員卻在「居危思安」,為「今年經濟增長強勁」沾沾自喜,「參考」個屁乎?等收工罷啦。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