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政策一團糟 民不聊生官之過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港府對於通脹肆虐,民生艱困,固然束手無策,其他與基層市民息息相關的政策範疇,包括公共交通、醫療開支以至退休保障等,亦是乏善可陳,令人搖頭嘆息。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市民對港府的管治信心全面下跌,正好說明一切。

可以看到,通脹持續升溫,港府不是想辦法紓解民困,而是推波助瀾,助紂為虐。今年以來,公共交通工具加價申請接踵而來,基層市民生活雪上加霜,其中最令人反感的是,港鐵去年上半年勁賺近七十億元,但按照所謂「可加可減」機制,繼去年加價之後,今年很有可能再度加價,港府作為港鐵最大股東,對此竟然袖手旁觀,坐視不理,這不是縱容通脹猛虎噬人又是甚麼?

民間監察組織批評,「可加可減」機制既無法反映市民承擔能力,也沒有考慮公交機構盈利狀況,加上政府把關不力,對加價申請大開綠燈,有求必應,「可加可減」淪為「只加不減」,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根本是搵市民笨。

公共交通政策一團糟,公共醫療服務更是每況愈下。舉一個例子,吸煙為本港帶來每年五十多億元經濟損失,其中四十多億元醫療開支由公共醫療系統承擔。早年有顧問報告建議港府以「用者自付」原則,向煙民收取較高醫療費用,惟最終因爭議太大而不了了之。有醫學界人士直斥,港府近年不斷加煙稅,庫房進帳達數以十億元計,惟投放在戒煙服務的開支卻少得不成比例,其實如果當局增撥資源輔助煙民戒煙,長遠而言可有效紓緩公共醫療負擔。

諷刺的是,港府控煙無方,但以「用者自付」之名打劫市民荷包,推卸公共醫療責任卻是不遺餘力。從急症室收費,到藥物名冊制度,到所謂共同護理計劃,再到自願醫保,名目繁多,無非都是為了一個錢字,無非都是為了趕走病人。

至於說到港人的退休保障安排,港府敷衍塞責的官僚作風更是暴露無遺。強積金制度推行至今超過十年,千瘡百孔,弊病叢生,根本無法保障打工仔的退休生活,惟當局至今依然闊佬懶理。再說,本港目前約有一半人口沒有強積金戶口,當中大部分是最需要照顧的弱勢群體,不少長者退休後仍要為口奔馳,有的甚至淪為拾荒者,不啻是對香港這個所謂國際都會的莫大諷刺。

本港深層次矛盾千頭萬緒,歸根究柢,在於分配不均,基層市民未能分享經濟成果。有學者分析,港府之所以不得人心,主要因為對社福方面欠缺承擔,特別是對貧富懸殊漠不關心,政策向商界傾斜,以致民怨沸騰,社會瀰漫仇富、仇商情緒。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相比其他政府,港府得過且過,毫無承擔,正是所有深層次矛盾的根源。

古人說:「能不勝任,官事不治。」港府大事做不成,小事一團糟,證明所謂「以民為本」、「福為民開」,通通是欺人之談,有人以「廢柴」形容港府,話雖刻薄,卻是事實。怨之所聚,亂之本也,民怨愈積愈深,總有爆發的一天,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