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當權派以至華府均視青年組織為重要對手,深怕稍有不慎,八十後以至九十後的年輕人會一哄而上,令街頭抗爭失控,政局會更亂,即使在互聯網上發布各種攻擊政府的言論,也夠當局頭痛。
事實上,從一開始,年輕人就扮演極其重要的動員群眾上街的作用。抗爭初期,年輕網民在互聯網上發起「憤怒日」示威,短時間內即有數以萬計的民眾響應,革命火種有如乾柴烈火,迅速產生燎原效應,最終導致過百萬人參與的反獨裁大示威。
埃及全國八千萬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年齡低於三十歲,當中不少人屬於失業者,年輕人看不到前途,貧窮問題尖銳而嚴重,更教年輕人對獨裁腐敗的政府感到憤怒,據說有高達四成埃及人每日靠不足兩美元維持生計。
今次埃及的革命浪潮,其起始動力並非來自政黨或伊斯蘭組織,而是一班自發走上街頭抗爭的年輕人及大學生,透過互聯網呼籲群眾站出來,推翻穆巴拉克的獨裁政權。
年輕人在示威過程中,紛紛表達對前途的絕望,除非用革命手段改朝換代,埃及才有希望。年輕人多屬社會低下層,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也失業,而且為數頗高。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大學生並非天之驕子,而是失業後備軍。今次北非及中東示威浪潮的引爆點,正正是突尼斯一位在街頭販賣生果的大學畢業生,以自焚方式控訴非人生活。
埃及政府近年致力拓展高等教育,擴建大學多,但經濟發展滯後,結果大學畢業生在市場上找不到工作,淪為失業人口的主力,政府及國營企業無法吸納大學生,導致年輕人中瀰漫怨氣,革命火頭一點即燃起,當權派最擔心年輕人的憤怒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