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超前好過滯後

春節前,一張一列高鐵車廂只有一名旅客的照片不但在全國網上流傳,也被國際社會作為嘲笑中國高鐵過於超前的例子。但經過春節中國的人口大遷徙,沒有甚麼人再說高鐵不是了。

三禪想呼籲的是,香港那二十多公里高鐵能否加快建設,因為一、二年間,深圳到北京的高鐵就通了,上海到北京的也通了,總之,全國的「四縱四橫」高鐵網全通了,香港那二十多公里按原定計劃還差幾年才通。相較之下,已有被邊緣化的感覺。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三禪訪問過北京主管建設的副市長張百發,問他為甚麼不搞地鐵而去搞二環三環,他回答地鐵太貴,一公里要一個億。三禪說,以後更貴。世界大都會的經驗,地鐵非搞不可,早搞早好。相信他當時聽了勸,現在的首都不會成「首堵」。

事實說明,許多必不可少的基建超前好過滯後,尤其是交通,往往是要路先通然後車才多,等到車堵了才去修路,其實社會付出的成本更大。香港目前汽車只有三條過海隧道,不少有識之士建議多修一條跨海大橋,當時香港的當政者沒有反應。煲呔曾在上台之初也沒有這個雄心,現在當看守政府更是「話之佢」。財政司司長要公布預算案,手上有很多錢,就是不知道怎樣花,到頭來還是搞小恩小惠,將大錢變成小錢花。

說回到內地高鐵,其實其最大的社會效益是幫助中國渡過了金融海嘯的難關。全球誰不想用凱恩斯主義啊,但是美國、日本就沒有政府投資的大空間。北京的高官說,中國高鐵再搞二十年都不會「重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