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威人不威之特首噩夢

說到官場「威人」,曾蔭權之流在港英時代確乎威過,那是因為英國人九七年要撤退,要把香港的管治權交給本地人,把他們硬「谷」起來的。那時曾蔭權、陳方安生這類被英國人看上的「華人精英」,官場遷升之快令人瞠目,是一群「火箭式幹部」。英國人這樣做一方面得到了北京的默認,一方面北京也不得不接受,一方面北京也完全插不上手,全由英國人做主。這樣,曾蔭權、陳方安生的遷升一路暢通。如此「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就令曾蔭權、陳方安生等有了很大的錯覺,以為自己真的很叻、很威,真有本事高居上位、執掌大權。

九七回歸時,這種「威人」的感覺,陳方安生比曾蔭權還要強烈,因為她官場資歷比曾深,官職比曾高,有過當「首位華人特首」的「希望」,被西方輿論捧為「香港的良心」,加上她的個性很直率、處事強橫,而且在香港官場中有相當的人脈、有不少「馬」。同時,北京為了社會穩定,為了穩住公務員隊伍,對陳方安生也特別「客氣」和「籠絡」,禮遇甚高。因此,那段時間陳太的確很「威」的,「威」到敢和董特首叫板,要架空老董。

香江一、二把手不和,各有所恃,各逞其威,自然輪不到時任香江老三的曾蔭權「發威」。相反,他要圓滑處世,縮骨藏身。官場中人說,當年在這班司局級高官中,曾蔭權最早畢恭畢敬稱董特首為「老細」,而且經常掛在嘴邊,「親熱而自然」。早時有人評價,英國人培養的這兩大香江官場「威人」,陳太以「叻」著稱,曾蔭權以「精」著稱。而「叻」人通常看不起「精」人,因此,若干年後,陳太出局,曾蔭權當上特首,她就很是不忿:「他當自己是誰?」且跳出來,以「綑綁之術」集合反對派否掉了「○五政改方案」,讓剛剛上台的曾蔭權在朝廷和港人面前大大失威。從那時起開始了他「威人威威不是威」的特首「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