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回歸十三年,香港經歷過九八年金融風暴、○三年沙士襲港及○八年金融海嘯等經濟危機,每次港府都「伸手」要求中央打救,其中○三年中央為挺港推出的開放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至今仍然是本港旅遊業的「保命符」,成為中央救港的經典事例。
《基本法》訂明,香港毋須上繳稅款予中央,但過往香港一旦經濟遇挫,香港前後兩任特首便會反過來「伸手」要求中央打救。○三年,沙士襲港令本已低迷的香港經濟更加一蹶不振,中央為救港經濟,當年宣布放寬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政策,以內地遊客刺激本港零售及飲食市道。
同年六月中央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變相開放市場,讓本港專業人士北上「覓食」。
到○八年底金融海嘯爆發及面對上海競爭,香港又向中央「伸手」,提出可鞏固香港金融業地位的擴大人民幣業務要求,終於○九年八月,中央又再公布多項挺港措施,包括多項支持香港擴大人民幣業務政策,如推進內地港資銀行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考慮由國家財政部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等。經歷多次向中央求救後,港府的「伸手黨」形象已在內地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