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流水:精神爽與精神病

茅台不愧為國酒,繼上月一瓶五十年陳釀以一百四十五萬六千元人民幣天價在杭州拍出後,當地茅台酒專賣店日前貼出「溫馨提示」,農曆初一到十五,憑本人身份證才可買九百五十九元的茅台酒,每人限購兩瓶。連每瓶近千元的名酒都要限購,國人購買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憑證限購」四個字老一輩記憶猶新,年輕一代恐怕聽也沒聽過。改革開放前,內地物質短缺,甚麼貨都搶購,幾乎所有商品都憑票,吃的有糧票、油票、糖票、肉票、魚票;穿的有布票;用的有牙膏票、肥皂票。有票不等於有貨,為買一斤肉(未必是鮮肉,每每是陳年凍肉)通宵排隊,往往是家中小孩的「光榮任務」。

彷彿歷史重演,內地從去年開始再次流行「限購」,不過搶手貨價值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住宅供不應求,樓盤單位比白菜還搶手,限購;私家車變身份象徵,人手一輛,道路不勝負荷,首都變「首堵」,限購。這光景,三十多年前那些沒有糧票不敢出門的中國人,有誰會想到?

同胞如今不缺錢,豐衣足食大概令當年的搶購基因發生變異了,不再搶油鹽醬醋這些生活上需要的東西,而是花大把鈔票,搶能讓自己「心靈」得到滿足的玩意,能顯示自己「富豪」身份的奢侈品。吃的、穿的、住的、玩的、喝的,不管「洋槍」紅酒還是「土炮」茅台,不貴不搶,而且愈搶胃口愈大。

恐怕用不了多久,市場上就會有LV票、平治票、寶馬票。國人搶購奢侈品神采飛揚,讓人想起今年央視春晚某小品的金句:「自從得精神病,整個人精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