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流水:港人也要幸福感

當下的廣東,無論官場還是民間,幸福感三個字已成為潮語。當局正醞釀針對社會最關心的議題制訂「幸福指標體系」,日後考核各級官員施政表現再不是看GDP增長,而是看民眾的幸福指標有否提升。

省長黃華華日前向省人大會議報告經濟增長百分之十二、全省生產總值突破四萬五千億元的「喜訊」,亦同時作出向貧困民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健全住房保障體系等一系列承諾。

此前,廣東已宣布將最低工資標準調高百分之十八,達全國最高水平;同時正考慮若消費物價指數三個月連超百分之三,即啟動聯動機制增加補貼。無獨有偶,湖南省政府亦宣布動用近一點三億元,連續四個月為全省近四百萬名低收入民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中港同受通脹之苦,港人更因「人仔」升值令食品價格急漲而苦上加苦。內地政府抗通脹反應迅速,配套措施力度足夠,港府凡事慢三拍,對民間疾苦置若罔聞,可謂相形見絀。

廣東、湖南已開倉派米,時間和細節亦一一公布。香港的財爺前日還大費唇舌為其反派糖「宏論」辯護,甚麼「針對性措施」、「應使則使」、「增加社會流動性」,全是空泛口號,真正要傳達的訊息只有一句:不要單靠政府!

共產黨畢竟是靠發動工人農民造反起家的,對老百姓吃不飽就要造反,有深刻體會。當官的再為非作歹,也不敢把平民百姓往死裏逼。發展經濟為的是促百姓致富,為民生造福,廣東當局以提高民眾幸福感為施政口號,比港府死抱「儲備愈多愈好」的理財概念做孤寒財主,確實棋高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