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樓價上升推高通脹

通脹是今年民生的頭號殺手,來勢洶洶,各方嚴陣以待,政府高調宣示會有舉措應對,但弱勢政府難獲市民信心,輿論認為在水浸庫房的情況下,大手筆開倉紓困才是應取之道。

不能忽略的是,樓價依舊居高不下的殺傷力,對民生以至經濟的負面影響絕不低於通脹。兩者其實有互動關係,最明顯不過的是,樓價飆升,帶動租金大幅上調,令中小企成本加劇,商品價被迫提高,轉嫁於消費者,是推高通脹的元兇之一。

預算案除公布應對通脹的措施外,更要宣示政府的土地政策,未來一至兩年內,市區與新界會推出幾多公頃土地作為興建房屋所用,影響深遠。

運輸及房屋局日前公布一手住宅市場的統計數字,估計未來三年落成量平均只有一萬一千五百個,遠低於政府訂下二萬個單位的目標,在低息環境下,樓價上升似乎無可避免。

種種迹象顯示,美國聯儲局量寬政策將持續,甚至不排除會有第三輪新浪,意味大量資金在看好亞洲新興經濟體前景下,會東來尋寶,香港作為自由經濟體兼金融中心,對熱錢的管制最少,且堅決維持聯匯,「磚頭」之吸引力極大,樓市極難冷卻。

此所以在土地供應不足、低息環境持續、熱錢湧入的情況下,雖然去年十一月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和進一步收緊按揭等「辣招」,但短短個多月的時間,樓價又重拾上升軌。

地產霸權當道,發展商桀驁不馴,囤積大量土地儲備,建樓量主導權不在政府,即使批出大量土地,卻不能保證住宅的落成量能達到平均指標,這才是問題所在。

樓市問題本屬經濟與民生範圍,卻不能低估客觀產生的政治效應,且看預算案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