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改善人權 地方做起

胡錦濤訪美期間罕有正面提到人權問題:「中國要發展人權事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並強調,人權發展必須與各國國情相結合。

一般論者都認為,領導人肯公開承認「中國要發展人權事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已很了不起。老朽有同感,不過,批評政府是我國兩千多年前優良的文化傳統,像《左傳‧子產不毀鄉校》便是著名的例子。

鄉校是古時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議事的地方。人們經常在這裏議論主政者的工作,有人建議鄭國卿子產剷除鄉校,不要讓老百姓聚在一起說三道四批評政府,子產不認同,並說了一番執政者至今也值得學習的胸襟:「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將行之;其所惡者,吾將改之,是吾師也,如之何毀之?」

子產所言,充分體現一個執政者的胸襟,亦見到「人權」無處不在——即使在鄉間也可暢所欲言。子產的識見,在於他深知治水防川,防得不好,堤決水氾,傷人必多,不可挽救,不如給老百姓宣洩的機會。如今科技資訊這麼發達,比之子產那年代實不可同日而語,在上者即使靠威權,也難堵老百姓悠悠之口,何況是全世界的監察?

老百姓有冤難伸,像上年年底浙江省溫州市發生「上訪村長」錢雲會的「離奇車禍」,人們普遍懷疑這個因村莊被徵地而上訪多年的老村長,是死於一場「陰謀」。像這種案,地方政府不去找尋真相而當成普通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自然加劇官民矛盾。要改善人權不足,先給地方民眾敢於說真話,而非胡亂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