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食署亂收「米缸」煙蒂禍港

禁煙反變垃圾港?去年十二月起,本港禁煙範圍擴大至百多個露天公共運輸設施,本屬好事一樁,但由周一嶽統領的控煙辦及食環署,卻秉承一貫僵化作風,只懂在禁煙範圍內換上沒有煙灰缸的垃圾桶,但在一線之隔的非禁煙範圍,卻懶理煙民需要,煙蒂箱數目竟近乎零。本報巡查多個交通交匯處外的非禁煙範圍,不論是坑渠或草叢均滿布煙蒂,有人更索性在回收箱上放置紙杯棄置煙蒂。而在禁煙區內,亦煙霧瀰漫,反映控煙辦疏於執法。立法會議員直斥,事件顯示出部門實施新例前沒有周詳配套,令香港蒙羞。

本港禁煙範圍由去年十二月起擴展至一百二十九個露天公共交通交匯處,以及兩個有上蓋建築物的公共運輸設施。不少煙民認為只要奉公守法,轉到交匯處外附近一帶吸煙便可。但事實卻是,要找一個有「米缸」(煙灰缸)的垃圾桶,原來絕非易事。記者日前巡查四個露天公共交通交匯處外一帶,發現在上址竟未有設置煙蒂箱或有煙灰缸的垃圾桶,結果令四周變成「煙蒂垃圾崗」。

垃圾桶抽起煙蒂箱 焗隨處丟

煙民李先生透露,在九龍城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巴士員工休息室外,原先設有一個有「米缸」的垃圾桶,不少抽煙的司機及乘客均在該處丟煙蒂,但自條例生效後,已更換為無煙灰缸的橙色垃圾桶。記者到場巡查,發現不少巴士司機及煙民也自覺地走到禁煙區外抽煙,但因四周並無煙蒂箱或「米缸」垃圾桶,司機只好將自備的煙灰缸及紙杯放置在員工休息室外,用作棄置煙蒂。但不少煙民卻隨便將煙蒂丟在附近的坑渠,甚至禁煙區內的垃圾桶上蓋。

記者其後巡查油麻地渡華路巴士總站及大埔富亨公共運輸交匯處外一帶,同樣「米缸」欠奉,在禁煙區的白線外,地上煙蒂處處,附近的草叢亦不能幸免,被煙民當作煙灰缸。至於在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該處旁邊的一段梳士巴利道,當中有三分之二被劃入禁煙範圍,但記者由餘下三分之一的街道走至天星碼頭,沿途亦不見任何煙蒂箱。記者更發現,有煙民索性將紙杯放在禁煙區外的回收箱上,作棄置煙蒂之用。

就「禁煙區外」設置煙蒂箱及「米缸」垃圾桶的安排,食環署及控煙辦未有正面回應事件。食環署只表示,於條例生效前已因應控煙辦要求將禁煙區內設有煙灰缸的垃圾桶及煙蒂箱移走,換上沒有煙灰缸的垃圾桶。控煙辦亦指已與食環署討論禁煙區內垃圾桶及煙蒂箱的安排,但兩個部門均也未有解釋為何禁煙區外一帶不設有煙蒂箱等。

控煙辦一刀切 漠視煙民所需

即使有在禁煙區外設置「米缸」垃圾桶的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煙頭亂掉情況亦不遑多讓。不少煙民公然在禁煙區內的暗角位抽煙,並將煙蒂棄置在區內無煙灰缸的垃圾桶,或指示傷殘人士上落的座標上。而大埔中心巴士總站,禁煙區內無煙灰缸的垃圾桶上蓋竟滿布煙蒂烙下的痕迹,反映部門執法粗疏。

煙民馬先生認為現行控煙政策只單方面為非吸煙人士而設,「我喺禁煙區外食,根本就無問題,但全部垃圾桶都喺禁煙區入面,拎入去又犯法,掉落地下又犯法。」好煙民大聯盟盟主李默對政府的做法表示無奈,她認為煙蒂箱屬供市民享用的設施,但政府卻沒有照顧煙民需要,建議煙民自備可攜式煙灰缸以自保。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華明直斥,政府實施禁煙條例前欠缺周詳考慮,「諗漏」了禁煙區外的環境衞生問題,要求政府盡快於禁煙區附近加設煙蒂箱及有煙灰缸的垃圾桶,「喺實施條例後,應該要觀察,觀察完後發覺有唔妥就要立即去補救。」

圖/文:探射燈小組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