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硬闖申亞,被立法會財委會高票否決,成為施政挫敗的又一個經典個案,值得深入分析,吸取教訓。申亞失敗,估計還有不少「手尾」要跟,而且餘震未了,影響深遠。
說這是施政挫敗,是恰當的評價。從去年六月下旬,民政事務局向公眾宣示支持港協暨奧委會申辦二○二三年亞運這一刻開始,申亞正式進入施政的議程,其後政府用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為公眾諮詢做準備,提出申亞方案,向前邁開一大步。
顧名思義,公共政策要面向公眾,政策必須要有民意基礎的支持,諮詢公眾,了解公眾的取向非常重要。尤其亞運的定位是「國際體壇盛事」,要在香港舉辦,全體市民的支持是重要條件,難以想像公眾抗拒,僅靠精英運動員的支持,便可以辦好亞運。
政府高層應該明白,公眾的取向是申辦成功的關鍵因素,用官意取代民意絕對行不通,而且後果嚴重。從委託中大民調展開研究不久,連同中央政策組所獲得的相關資訊,以至其他民調的數據,均顯示主流民意並不支持申亞,或至少甚有保留,除了廣州亞運會期間,本港健兒取得佳績,一度在市民中帶來申亞的漣漪之外,不支持申亞的民意其實相當穩定,也是佔大多數的民意。
長官意志不能代替民意,更不能強姦民意。申亞耗資龐大,用十二年多的長時間走一場馬拉松,全體市民的熱烈支持比甚麼都重要。公眾不支持的一個重要考慮,恰恰是政府的統籌與執行能力不足,大家絕不放心。
申亞開支由一百四十五億忽然壓縮至六十億,理據飄忽不實,公眾有理由質疑政府的統籌能力:過去答應興建的硬件設施大多不能兌現,執行力同樣不合格,難以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