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百五十個的單程證名額,表面上是讓港人與內地家人團聚,實際上和經濟因素脫不了關係,這不獨是香港的實際情況,全世界的情況大概也如是。
家庭團聚是全球各國移民的最重要考慮因素,但通常只有發展水平較低的家庭成員申請到發達國家去家庭團聚,而不會發達國家的成員向較窮的國家申請去團聚。
內地十年前的經濟情況和今天的形勢有很大的距離。當年,港人的內地親屬都想來港,被判定不符合來港資格的個案,定必全力爭取可以排隊來港,而合資格的人士自然全部申請排隊來港,這令排隊輪候的時間長達十年八年。
後來,形勢有變,由每年配額完全用盡,到現在有餘未盡,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都顯示出一個事實:內地人來港的意願和傾向都減低。
事實上,以往內地和香港的經濟條件差距非常大,一旦獲批來港定居,很少內地人會放棄這個權利。
不過,內地人來港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成本的,工作和生活的條件固然要比較,他們來港時也要放棄當地戶籍才可以來港,那就是說,內地戶籍和香港居留權兩者只可取一。今時今日,當內地經濟發展愈來愈好時,內地原居地的戶籍變得更有價值,到真正要放棄時,自然需要小心比較和考慮。
當然,當局決定那一百五十個名額會否用完還有其他次要的考慮,包括總名額分類的實際申請人數,例如地區和會親種類,但價值的衡量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香港的居留權仍然是那麼吃香、那麼高價,名額分配自動會有調整,而不會有大量空額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