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橫跨兩任特首,至今仍是紙上談兵,最令人唏噓的是,華人行政總監程少泉上任七日唔撈,而洋人行政總裁謝卓飛上任五個月又以「健康理由」劈炮。
姑勿論如何,香港要搞文化,確如「茫茫來日愁如海」,文化——在香港是真正的「苦悶的象徵」,難怪台灣的龍應台直指香港只有商場文化:一個西九「文化區」,推來推去,依然難逃地產商的染指。政府侈談扶植文化、支持本土藝術發展,可是,政府做了些甚麼推動的工作?說來好笑,政府的所謂活化工廈政策,實則令工廈變成住宅,使原想利用工廈搞創作的反而失去創作空間。
文化不會自己開花,千萬不要以為招來世界一流的人才做總裁,文化就會枝壯葉茂的散開去。想宣揚文化,有賴政府的長期關注及有識之士去策劃推動,才會形成氣候。
搞文化,港府可以借鏡新加坡。新加坡把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和「優雅社會」的目標來對待,目的就是要向民眾提供新經濟時代的知識,協助國民能以創意、開發、適應、學習的能力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新加坡先後投入十億坡元建造國家圖書館,並且把各種大的圖書館都選建在人流密集的黃金地段和民居聚集區。由於集合了各種便民的措施和優雅的環境,出入圖書館人次與日俱增。此外,新加坡還建有多個國家級博物館,大手筆投資絕對可以與世界各地媲美。
反觀香港的西九,又係離唔開商場文化。搞文化,講金更講心,不是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