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也有不同「致肥危機」。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如將零食當正餐,雖然吃得少但因缺乏蛋白質,未能促進新陳代謝,結果積聚脂肪。十三歲少女便因吃過多零食,荒廢正餐致體重超標,被營養師「勒令」戒零食後,十個月成功減去三十磅。相反,新陳代謝減慢的長者,因嗜甜及愛煮食,患「三高」需減磅,戒食肥膩食物後減了廿磅。營養師提醒,近日風靡「OL」的乳酪不宜當正餐,要小心選配料,否則熱量比一杯雪糕高。
學生每天趕上學,大多不愛吃早餐,十三歲初中生黃同學也不例外,抵達學校才正式「開飯」,小息時間吃曲奇、甜餅,午飯時間只吃味精重的雞湯煮通粉,配「極小量」蛋白質的蟹柳絲;晚飯時間已全無食欲,只吃肉飲湯不吃飯。
雖然食量小,但體重反升,體重指數(BMI)高達廿八點九。以亞洲人標準,理想的BMI為十八點五至廿二點九,超過廿三為過重。
黃同學經營養師指導後,發現「零食」是致肥原因。她除了戒吃零食,每天均衡吃四餐正餐,午餐由母親親自「炮製」少鹽少糖餐,首月已減六至八磅,經十個月後,BMI減至廿三正常水平,共減去三十磅。
六十四歲的梁女士愛吃又愛煮食,約兩年前發現血壓、膽固醇及血糖過高,因對糖尿藥敏感,只好改用飲食法減血糖。她稱,從前自行戒吃肉節食可減十磅,但精神會轉差。現懂得用少鹽少糖煮食,戒吃肥膩食物,血糖、血壓及體重已維持正常水平。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營養研究中心經理兼首席營養師史曼媚表示,不同年齡的人士要了解自己的致肥原因,減肥宜「對症下藥」,否則絕食也無補於事,嚴重者減肥致飲食失調,會脫髮或抑鬱,女性更會月經失調。她又指,不吃正餐只吃零食,會令身體缺乏蛋白質,未能促進新陳代謝,肌肉減少但只積聚脂肪,以致愈積愈肥;而血糖高人士亦要注意飲食,才可維持血糖於正常水平。她強調,飲食分量因人而異,建議每人每周也要做三至四次,每次半小時的運動,保持心肺健康。
近期巿面流行吃低脂乳酪,史曼媚提醒稱,雖然每杯平均只含二百多卡路里熱量,但進食時選擇配料不當也會致肥,不宜當正餐:「以為任食唔肥就任落配料,朱古力有糖、生果都有果糖!」
記者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