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人們在展望未來一年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總結過去一年的得失。有社區組織發表報告,批評過去一年港府在教育及兒童政策方面的表現乏善足陳,如果以一百分為滿分,港府只得到不堪入目的十一分,部分領域得零分甚至負分。可以說,這是一份可恥的成績單。
該報告訪問了一千五百名兒童,就兒童關注的十大領域評分。結果是,在解決貧富懸殊、房屋問題、配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進行立法等方面,港府得零分;由於港府未有設立兒童權利專員以及兒童權利委員會,因此這兩項的評分是負一分。童言無忌,兒童的感受是最真實、最可信的,他們對於港府扶貧政策的評價如此之低,顯示出他們小小年紀就已體會到社會的不公和不義。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一個地方的發展潛力如何,有沒有前景與希望,關鍵看兒童能否健康成長。令人遺憾的是,港府口頭上關心兒童福祉,實際上背道而馳,不知扼殺了多少清貧兒童的發展機會,這從近期爆發的直資學校混帳風波可見一斑。直資學校濫用收費自由,不斷提高學費,變相成為私立甚至貴族學校,令清貧子弟望門興嘆。教育是窮人向上流動的社會階梯,教育不公平,等於剝奪基層孩子向上的機會,這正是本港跨代貧窮問題不斷惡化的根源。
其實,港府扶貧失敗不僅表現在兒童政策方面,各個社會階層都是受害者,其中以長者貧困問題最突出,貧困比率最高。人們可以看到,有長者難忍飢腸轆轆,被迫打劫便利店,博坐監食皇家飯;有長者年逾八旬還要做小巴司機,最終累死在工作崗位;更多的長者為了輪候安老宿位,直等到油盡燈枯;至於依賴執紙皮拾荒謀生的長者,更是滿街滿巷,不計其數。愈來愈多長者無依無靠,徬徨無助,既是香港的悲哀,更是港府的恥辱。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年窮。放眼全球,沒有一個地方像香港那樣富裕,卻有許多長者陷入困頓,生無立錐之地,死無葬身之所;也沒有一個政府如港府那樣孤寒成性,坐擁金山銀山,卻漠視貧富懸殊的鴻溝不斷擴大,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
港府總是強調,近年已動用逾千億元扶貧,可惜這些措施大多是一次性,充其量只能甜一甜嘴巴。港府還有一種論調,指派糖只是止痛藥,只有將經濟的餅做大,才能令整體社會受惠。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無奈港府坐而論道,畫餅充飢,無論是十大基建還是六大產業,無不拖拖拉拉,對風燭殘年的長者來說根本沒有意義。
連日來,政黨及各界人士發表新年願望,希望港府善用財政儲備,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推出扶貧紓困措施。我們認為,開倉濟貧是完全有必要的,但還不夠,關鍵是要有長遠而全面的扶貧政策。事實上,輿論一早要求港府檢討千瘡百孔的強積金制度及綜援制度,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惟其如此,才能免除打工仔的後顧之憂,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才能讓所有港人不論富貴貧賤,都能享受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香港並不缺錢,外匯及財政儲備高達二萬多億元,又毋須負擔國防及外交費用,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問題在於港府肯不肯承擔。只有公務員可以享受退休保障,其他打工仔卻要食自己,這難道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