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捐出逝世至親器官可令急須移植器官的病人重獲新生,市民冒險捐活肝救他人,更顯偉大情操。繼去年本港出現首宗交叉換肝後,瑪麗醫院早前再有同類個案,箇中故事更令人動容。屬於「百搭」O型血的中年婦人原擬捐肝救患肝癌的丈夫,但是當她得悉另一名肝臟衰竭的男病人,因為妻子的血型不脗合而無法換肝後,決定拋開成見,兩對夫婦實行交叉捐肝,兩名妻子分別捐肝予對方的丈夫,令到兩個家庭得以團圓。
消息指出,婦人X為O型血,肝臟適合捐予任何血型人士,其五十多歲肝癌丈夫恰巧為AB型血,亦適合接受任何血型人士捐肝移植。因為丈夫病情惡化,未及等到屍肝,X婦決定捐肝救丈夫。
同一時間,婦人Y卻因本身為B型血,與急性肝衰竭丈夫的A型血不脗合,未能捐肝,眼白白看着丈夫的生命一點一點流逝,因沒有適合屍肝移植而感絕望。
瑪麗醫院換肝團隊向兩個家庭提出交叉換肝建議,據悉,「佢(婦人X)最初都好猶豫,覺得自己可捐肝畀老公,點解要交叉換肝救人哋老公呢?」
但是,經過詳細考慮之後,婦人X認為一次捐肝手術,同時可救兩個家庭的好丈夫,終放棄成見,與婦人Y交叉捐肝給對方丈夫。兩名病人在今年七、八月期間換肝,康復進展良好。
此為本港第二宗交叉換肝個案,瑪麗醫院去年一月進行首宗個案,肝病患者蘇偉崙及馬健德急需換肝,但雙方家人血型不合而無法捐肝,最後兩家人決定交叉捐肝。由蘇偉崙的小姨蘇寶珍捐肝予馬健德,馬太則捐肝予蘇偉崙。
事隔兩年,馬太指,當時得知蘇偉崙育有年幼兒子後,決定捐肝救人,並笑言已視蘇為「弟弟」。她指,有幸丈夫能獲交叉換肝續命,但每年仍有不少病人因等不到屍肝去世,鼓勵港人死後捐器官。蘇偉崙坦言,馬太及小姨均是他命中大英雄。
港大肝臟移植講座教授盧寵茂慨嘆,本地死後器官捐贈若足夠,便毋須病人親友冒險捐器官。他呼籲市民死後捐出器官,救助垂危病人。
瑪麗醫院上周六剛完成今年第四十三宗屍肝移植手術,去世病人的屍肝救了一名患肝癌的中年人,病人術後情況良好。今年累積屍肝移植總數已經追平去年的全年紀錄。
器官 人數
腎臟 1,619
肝臟 96
心臟 14
肺 13
*截至今年十月底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