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一直秉持着「先經後政,先易後難」。過去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在國共的共識下完成簽署了十數項協議。但是,第六次陳江會在台北登場,簽署的協議就只有一個「醫衞協議」,江丙坤更表示,今後若沒有協議可簽,就不會召開兩會,可見兩岸協商已進入較困難的階段。
經濟議題本是兩岸較有共識,且是互利互補之議題。不過,隨着兩會協商從過去較狹義的經濟議題進展至較廣義的範疇,內容日趨複雜,尤其是最近探討的「租稅協議」到「投保協議」,兩岸各主管機關有不同要求與主張,在投資保險協議之探討方面更牽涉到主權,這是兩岸最敏感的議題,因之充滿不確定性,兩岸關係發展是否因而延緩引起關注。
國台辦主任王毅近日於東莞台商年會上表示,在兩岸關係發展上,要永續發展、穩定發展、善意發展,可見在北京不斷努力下,兩岸關係發展的巨輪不會停轉,只是在困難中求穩健而放緩腳步而已。
此次陳江會又在綠營的抗議威脅聲中開幕,僅簽署「醫衞協議」,至於「投保協議」仍無法簽署,但雙方希望公布階段性共識,對外說明迄今的協商概況。
馬英九政府為了進展也做了鋪墊工作,於陳江會前,在台灣重要媒體刊登廣告,說明政府大陸政策的立場和態度,重申「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交流過程中,國家主權不容損傷」,也強調不能因有大陸人士來台參觀而撤「國旗」,「國旗原本在哪裏,就在哪裏」,尤其在兩岸經貿交流的過程中,中華民國的主權沒有損傷,只有更加鞏固。
廣告亦希望釋解綠營人士對開放兩岸政策的疑慮,讓兩岸關係走得更穩健、更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