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不像自然科學的獎項有嚴格和公認的客觀標準,它們屬於「人文獎項」,受意識形態、價值觀、文化傳統乃至政治需要的影響。因此,這兩項獎沒那麼「巴閉」,獲獎者也沒那麼受「舉世尊敬」,甚至會引發意識形態和政治爭拗。
百多年來,中國貧窮落後,科學尤差,故很長時期,國人根本不敢想能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醫學獎之類的自然科學獎,而對沒有「統一硬標準」的人文獎項特別是文學獎抱有希望。早在八十年前,魯迅就被「國際友人」提名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然魯迅婉拒,他說自己的作品不夠水平,不想獲提名,「還是沒有榮譽永遠窮之為好吧。」
毛澤東治下,講的是「無產階級文學」,講的是「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講的是「階級鬥爭為綱」、「世界革命」,對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不屑一顧,且認為那是資產階級腐朽沒落、虛偽透頂的東西。當然,在這種「東西方冷戰」的形勢下,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也和紅色中國絕對無緣。
改革開放後,階級鬥爭不講了,世界革命不講了,講的是「文藝的春天」到來了,百花齊放了,東西方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了,講的是和平發展、建立和諧社會了,於是,中國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的可能性被「撩撥」起來。這方面的關注和議論頗為沸揚,諾貝爾「關愛的目光」也在向中國凝視。
然而,由於價值觀和政治需要的影響,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流亡法國多年的「異見作家」,他得獎作品《一個人的聖經》,既不叫座也不叫好,在中國文壇和華人讀者中根本不入流。諾貝爾和平獎先是頒給了「搞藏獨的政治和尚」,近期又頒給了被當局判刑坐牢的「政治異見人士」,這讓北京勃然大怒,引發了一場東西方價值觀和外交鬥爭的大風波,然北京失分不少。此役北京反應強烈而笨拙,皆因毛皇帝陰魂不散、動了祖宗家法所致也。